免费国产精品精品,首页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免费,91精品国产现在观看,在线观看日本免费a∨下

    1. 董大為:從展廳到線上,藝術的靈光在逐級褪去

      文:董大為 2020年5月10日 專欄 ?董大為
      藝術家 董大為
      藝術家 董大為

      線上展示藝術作品,并不是在今天才突然興起的。藝術家的個人網(wǎng)站、畫廊網(wǎng)站、美術館藝術機構的網(wǎng)站等都在線上展示藝術作品。但是把某種優(yōu)化升級了的線上藝術作品展示稱為展覽,作為線下展覽的替代,只能說是在特殊時期的無奈之舉??偟膩碚f我不是特別信任線上展示藝術作品的方式,尤其是以銷售為目的,類似于線上藝術博覽會的展示。你知道有句話叫做“照片修得好,老公回家早”。
       
      數(shù)字作品或者基于網(wǎng)頁的作品除外。數(shù)字作品本身就是媒體。但有時你仍然會聽到數(shù)字媒體藝術家堅持說,他的作品必須以什么樣的設備、在什么樣的空間中展示和播放。就好像我們經常說,某個電影一定要去電影院觀看的道理一樣。李安肯定不想知道你在iPad上看(褻瀆)他花費無數(shù)心血,拍攝的3D、4K、120幀的電影。因為在恰當?shù)目臻g中展播是作者在創(chuàng)作之初就有所設想的,它包含在構成一件作品的綜合因素之內。
      2019年上映的李安作品《雙子殺手》即采用120幀+4K+3D的高技術規(guī)格制作
      2019年上映的李安作品《雙子殺手》即采用120幀+4K+3D的高技術規(guī)格制作
      這就涉及到當代藝術的一個核心問題——“空間”。當代藝術是關于空間(和在空間中展示)的藝術。不是說藝術作品一定要具有空間性,比如三維的作品,而是說一件作品完成于在空間中展示的那一刻。以前,現(xiàn)代主義的藝術家是“工作室藝術家”,作品完成于工作室內,對一件作品的定義是四條邊框之內。但是當代藝術要更多地依賴于“語境”。這個“語境”包括一件作品從屬的系列、所在展覽的主題、甚至展出所在的城市以及展出時間等。線上展覽通常剝離了作品的部分語境,使作品不完整。
      董大為:從展廳到線上,藝術的靈光在逐級褪去
      2018年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會,楊畫廊參展亞洲視野帶來董大為的作品,繪畫和繪畫的“紀實”影像一同展出
      2018年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會,楊畫廊參展亞洲視野帶來董大為的作品,繪畫和繪畫的“紀實”影像一同展出
      作品語境的剝離,其實也不是線上展示獨有的問題。藝術博覽會中的藝術作品展示很多時候就是一個剝離了語境的低配版(閹割版)展示。藝術作品的流通,在藝術市場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輾轉,其實就是藝術作品淪為藝術商品的過程。簡單地理解,藝術重要的是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過程,但商品關注的是藝術作為物質形態(tài)的結果。

      不但藝術創(chuàng)造出來需要一個“虔誠”(從合理動機到合理形式)的過程,就是欣賞藝術也需要一個心理準備的階段,或者叫“儀式感”。缺少觀看的儀式感,觀賞藝術的體驗也會大打折扣。逛美術館和逛商場的感受無異,藝術品和隨處可見的工業(yè)消費品類似,那藝術的獨有價值就被消除了。所以大地藝術的藝術家們會去人跡罕至的山谷實施作品,如果你想看這件作品,對不起,你要提前準備這趟驅車幾百公里的旅行。
      美國藝術家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勞德(Christo and Jeanne-Claude)夫婦1969年在澳大利亞悉尼創(chuàng)作的大地藝術作品《包裹海岸》
      美國藝術家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勞德(Christo and Jeanne-Claude)夫婦1969年在澳大利亞悉尼創(chuàng)作的大地藝術作品《包裹海岸》
      當代的藝術——展覽空間,藝術商品——藝術博覽會,藝術商品清單圖錄——線上展覽。“藝術”,藝術的“靈光”大概就是按照這個對應關系和層級逐漸褪去的。
       
      至于圖片能不能很好地反映原作品的問題則是老生常談了。倒不是說制作圖片一定有美化作品的動機,而是圖片只能做到正確,無法做到真實。我以自己的作品和經驗來說,首先紙的質感就會被閃光燈消除,材質的美感完全無法體現(xiàn)。還比如我有一些作品顏色非常淺淡,相機經常無法還原。我在紙上(白底)畫的一些淺灰色的云,每次都要增加照片對比度才能使其“可見”。你說這是作假和美化么,圖片傳遞信息,信息丟失,你只能做一些后期補償。
       
      所以,有時我對做個人作品網(wǎng)站都會感到虛無。貼上去的作品圖片,我并不情愿,因為和真實作品相差太遠。而藝術恰恰是有關真實的。
      董大為:從展廳到線上,藝術的靈光在逐級褪去
      董大為作品《理論云》,在環(huán)境的襯托下可見,單獨拍攝失真得猶如PS的蒙版效果
      董大為作品《理論云》,在環(huán)境的襯托下可見,單獨拍攝失真得猶如PS的蒙版效果
      董大為《多彩貪吃蛇 S1》67.2×52.1cm 紙上?克筆 2017
      董大為《多彩貪吃蛇 S1》67.2×52.1cm 紙上?克筆 2017

      熱門關鍵詞

      訂閱hi郵件

      訂閱hi郵件

      恭喜您,已經成功訂閱!
      HIART將定期發(fā)送最新咨詢至您的郵箱,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關于Hi藝術

      《Hi藝術》創(chuàng)刊于2006年9月,集結全球前沿的藝術信息、擁有專業(yè)的市場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訪內容,日常以十多個專業(yè)的欄目為架構,內容豐富而富有層次,全面而條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讀性的當代藝術媒體平臺。

      《Hi藝術》的內容在堅持可讀性基礎之上強調原創(chuàng)性,每次都力求為讀者提供權威性的實用數(shù)據(jù)信息,并在年末總結當代藝術的年度發(fā)展概況,產生 “指標藝術家”、“指標拍賣行”和 “指標畫廊”。該系列歷經錘煉與市場檢驗,正逐漸成為當代藝術投資的首選參考媒體。

      今天的《Hi藝術》在時間的累積、新老客戶的實用建議以及自身經驗的不斷增長下,無論是內容還是版式都在不斷完善中,追求進步的腳步也從未停止,我們仍在努力做到盡善盡美。

      聯(lián)系我們:

      郵箱
      編輯部:
      info@hiart.cn
      展訊郵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郵箱:
      zhaopin@hiart.cn
      電話
      編輯部:
      010-59756811
      廣告部:
      010-59756811

      關于Hi藝術

      《Hi藝術》創(chuàng)刊于2006年9月,集結全球前沿的藝術信息、擁有專業(yè)的市場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訪內容,日常以十多個專業(yè)的欄目為架構,內容豐富而富有層次,全面而條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讀性的當代藝術媒體平臺。

      《Hi藝術》的內容在堅持可讀性基礎之上強調原創(chuàng)性,每次都力求為讀者提供權威性的實用數(shù)據(jù)信息,并在年末總結當代藝術的年度發(fā)展概況,產生 “指標藝術家”、“指標拍賣行”和 “指標畫廊”。該系列歷經錘煉與市場檢驗,正逐漸成為當代藝術投資的首選參考媒體。

      今天的《Hi藝術》在時間的累積、新老客戶的實用建議以及自身經驗的不斷增長下,無論是內容還是版式都在不斷完善中,追求進步的腳步也從未停止,我們仍在努力做到盡善盡美。

      雜志訂閱熱線: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
      微信訂閱:
      微信號:hiartmimi (可享會員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