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jīng)常提起十年。十年前的2003年春天鬧非典,為了避免相互傳染不能多人聚會,展覽都停了,藝術(shù)圈一下子靜了。當時我住在花家地,樓里天天串來串去的藝術(shù)家都憋在家里,想見面只能約在南湖公園的草地上,圍坐一圈還得拉開距離。非典像一個小小的頓號,之前以學(xué)術(shù)討論為主的展覽時代在幾十天的停頓之后像被翻過一頁的書,一下進入畫廊和空間誕生的時代,上下文的內(nèi)容竟然那么不同,當代藝術(shù)界從只有“圈里人”的極少元素形態(tài)步入社會多方介入的多元時代,一下子豐富和復(fù)雜很多,開始談“生態(tài)”了。2003年非典后泰康頂層空間成立,400平米的展廳受到多少藝術(shù)家的關(guān)注,因為全北京做當代藝術(shù)的畫廊或空間不到十家,這里算是一個場子了。那年9月第一屆北京雙年展開幕,似乎所有能做展覽的地方都有外圍展,春天因為非典悶壞了的北京熱鬧極了,圈子里所有的人滿北京的跑著趕場。一年后的2004年資本借著紐約拍賣拉開新的一幕成了絕對的主角,帶來更多的數(shù)不清的新畫廊和新空間,藝術(shù)界瞬間躍入798時代。這十年仿佛很長,因為周遭上演了太多的故事,身邊遇到見到太多或傳奇或荒誕的故事,情景極度復(fù)雜的戲劇看起來顯得漫長一些。這十年似乎也過得飛快,因為女兒一晃已經(jīng)快5歲了,占去了十年的一半時光。她真的很會挑時間,出生的時候正趕上08年金融危機,藝術(shù)圈靜寂得像是集體放長假,之前的沸騰景象眨眼間消失得干干凈凈,好像又被翻過一頁。如今女兒從一個紅彤彤的整天整天睡覺的嬰兒,長成了一個活波可愛的小姑娘。她的每一階段,從會坐,露出第一顆小牙,滿地爬著追人,到自己搖搖晃晃站起來就開始走路的神奇;從只能說兩個字,亂說得讓人大笑,到今天能清楚地描述自己的心理;第一次跟爸媽出門旅行,第一次自己在小朋友家過夜,第一次在超市自己交錢買東西,第一天上幼兒園……這些也都發(fā)生得太快,我還來不及細細品味,她就已經(jīng)長大了。生命的成長是那么驚人,讓我感動,讓我震驚,讓我反應(yīng)不過來。她出生后,空間搬到了草場地改名“泰康空間”,團隊成型,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壓力在跟自己的較勁中變得越來越大,80后甚至90后成了藝術(shù)圈的新生力量。就這樣十年過去了,載著我最好的年華,泰康空間十歲了,女兒也快五歲了。沒法仔細回想,十年間懵懵懂懂的每一步,都好像從嬰兒成長為幼兒的女兒一般,搖搖晃晃地長大,恍惚間仿如夢境……感謝十年間幫助、支持我的領(lǐng)導(dǎo)、同事們和朋友們,感謝老公和家人給予我的幸福,祝愿泰康空間十歲生日快樂!親吻我可愛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