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旃的絢麗水墨現(xiàn)身漢雅軒

這次真是孤陋寡聞了,賞過無數(shù)當代水墨作品卻不知袁旃。不似徐累構造的寧靜,不似朱偉表露的霸氣;或為女性,臺灣當代水墨藝術家袁旃的作品有著琺瑯釉彩般絢麗的色彩,被物象包裹,跳躍其中而不散亂。2月28日,剛過完30周歲的漢雅軒迎來了袁旃的“豐年”。
袁旃再現(xiàn)了中國古代藝術與民間藝術,并將它們并置在同一個空間當中。它們在此無等級之分,無功用之分?!皟烧呒骖櫜潘闶敲罎M。”袁旃說到。筆者認為兩者的共存或是對中國藝術的完整呈現(xiàn)。畢業(yè)于比利時魯汶大學考古美術史專業(yè)的袁旃對古物有著深入的了解。她說,我們此時看到的青銅器是在時間的洗禮下,變得樸素而失去光彩。袁旃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它們進行修復。絹上那五顏六色絢爛奪目的文物似乎不再沉默寡言,它們手舞足蹈,活力四射。作為當代水墨藝術家,袁旃對中國傳統(tǒng)的動植物形象有著自己的一套處理方式:山石不再灰黑,而以斑斕的色彩示人;花鳥不再逼真,而以趣致可愛的形象親人。年輕時觀看大英博物館古畫的欣喜成為袁旃創(chuàng)作上的推動力,她一直保持著色彩上的高貴與華麗感,以至于再現(xiàn)中國藝術的魅力。
展覽持續(xù)到3月14日。
(圖片來源:漢雅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