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国产精品精品,首页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免费,91精品国产现在观看,在线观看日本免费a∨下

    1. 氣象·漆相,沈克龍大漆繪畫的東方美學

      作者:張朝貝 2017年10月15日 資訊 ?展覽
      10月14日,沈克龍個展“氣象”在位于798藝術區(qū)的亞洲藝術中心開幕,此次展覽是藝術家繼2012年“涉事·沉吟”后于亞洲藝術中心舉辦的又一次個展,呈現(xiàn)了沈克龍近年來的最新作品二十余件。
      “沈克龍:氣象”展覽現(xiàn)場
      “沈克龍:氣象”展覽現(xiàn)場
      自幼學習書法的沈克龍,有著古代文人般的素養(yǎng),藝術氣質上的矜貴與精神品格上的脫俗,使得他在當代藝術家與漆藝從事者中獨樹一幟,創(chuàng)作出極富當代藝術理念的漆作。沈克龍的漆作,無論是平面的漆畫還是立體的器物,都蘊含了豐富的中國哲思與中式審美。
      在展覽自序中,沈克龍寫道:“氣象于我即為漆相,是精微里的跋山涉水與相擁,涇渭合一……漆相是東方生命一種自洽的方式,也是道的一種精神體現(xiàn)?!?964年出生于南京的沈克龍,如今生活工作于福州。閩地尤風物,山水借景觀,在藝術家看來,“今之所在‘福州漆藝基地’,接續(xù)晉安千年漆緣文脈,以漆為道,修身為,參造化,可謂情定思情,遂于自在。所謂:擇地緣,深蓄厚養(yǎng);格物理,順安天機?!?/div>
      “沈克龍:氣象”展覽現(xiàn)場
      “沈克龍:氣象”展覽現(xiàn)場
      “沈克龍:氣象”展覽現(xiàn)場
      “沈克龍:氣象”展覽現(xiàn)場
      長達八米的大漆作品《壁上觀》
      長達八米的大漆作品《壁上觀》
      與丙烯、油彩等西方媒介不同的是,大漆既是中國傳統(tǒng)涂飾媒材,也是天然的產品,又被稱為生漆、國漆。與此同時,沈克龍并未止步于對傳統(tǒng)媒材的使用,而是與西方表現(xiàn)主義章法相接;利用本土文化資源,對繪畫進行深入的探索。值得一提的是,在繪畫之外,傳統(tǒng)器物亦使其作品對場域有了更強的把控。
      本次展覽特約學者皮道堅、張燕出席了本次展覽開幕,并就沈克龍此次展覽及其作品進行了評價。在張燕看來,在千篇一律審美所支撐的展覽中,沈克龍選擇了傳統(tǒng)大漆,但又與傳統(tǒng)漆器表現(xiàn)形式不同,他將漆器各個層次及紋理都在作品中呈現(xiàn)出來,而這正促使他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作品細節(jié)
      作品細節(jié)
      作品細節(jié)
      作品細節(jié)
      皮道堅,1941年生于湖北,1981年畢業(yè)于湖北藝術學院研究生班美術史論專業(yè),畢業(yè)后留校任教。現(xiàn)為華南師范大學美術系教授、西安美術學院藝術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湖北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湖北民族學院客座教授、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美術館“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學術委員會委員,廣州藝術博物院學術委員會特聘研究員,廣州大學城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現(xiàn)代藝術學會(美國。紐約)學術委員。
      張燕,筆名長北,1944年生于揚州,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文學碩士,兼任中國傳統(tǒng)工藝研究會理事、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漆藝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美育研究會理事等。
      《無跡》 180×160cm 木板大漆 2017
      《無跡》 180×160cm 木板大漆 2017
      《唱晚》系列(局部) 180×27.5×5cm 木板大漆 2012
      《唱晚》系列(局部) 180×27.5×5cm 木板大漆 2012
      《品朱》 200×200cm 木板大漆 2008
      《品朱》 200×200cm 木板大漆 2008
      沈克龍,1964年生于江蘇南京,1989年畢業(yè)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壁畫專業(yè)?,F(xiàn)工作生活于福州。個展包括“沈克龍:氣象”(亞洲藝術中心,北京,2017)、“涉事·沉吟 - 沈克龍大漆作品展”(亞洲藝術中心,北京,2012)、“涉事·漆 - 沈克龍藝術展”(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北京,2011)、“漆觀 - 沈克龍大漆藝術展”(北京錦都藝術中心,北京,2010)。
      展覽現(xiàn)場的布景及“閑觀”系列
      展覽現(xiàn)場的布景及“閑觀”系列
      “閑觀”系列局部
      “閑觀”系列局部
      展覽將持續(xù)至11月26日。

      訂閱hi郵件

      訂閱hi郵件

      恭喜您,已經成功訂閱!
      HIART將定期發(fā)送最新咨詢至您的郵箱,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關于Hi藝術

      《Hi藝術》創(chuàng)刊于2006年9月,集結全球前沿的藝術信息、擁有專業(yè)的市場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訪內容,日常以十多個專業(yè)的欄目為架構,內容豐富而富有層次,全面而條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讀性的當代藝術媒體平臺。

      《Hi藝術》的內容在堅持可讀性基礎之上強調原創(chuàng)性,每次都力求為讀者提供權威性的實用數(shù)據(jù)信息,并在年末總結當代藝術的年度發(fā)展概況,產生 “指標藝術家”、“指標拍賣行”和 “指標畫廊”。該系列歷經錘煉與市場檢驗,正逐漸成為當代藝術投資的首選參考媒體。

      今天的《Hi藝術》在時間的累積、新老客戶的實用建議以及自身經驗的不斷增長下,無論是內容還是版式都在不斷完善中,追求進步的腳步也從未停止,我們仍在努力做到盡善盡美。

      聯(lián)系我們:

      郵箱
      編輯部:
      info@hiart.cn
      展訊郵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郵箱:
      zhaopin@hiart.cn
      電話
      編輯部:
      010-59756811
      廣告部:
      010-59756811

      關于Hi藝術

      《Hi藝術》創(chuàng)刊于2006年9月,集結全球前沿的藝術信息、擁有專業(yè)的市場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訪內容,日常以十多個專業(yè)的欄目為架構,內容豐富而富有層次,全面而條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讀性的當代藝術媒體平臺。

      《Hi藝術》的內容在堅持可讀性基礎之上強調原創(chuàng)性,每次都力求為讀者提供權威性的實用數(shù)據(jù)信息,并在年末總結當代藝術的年度發(fā)展概況,產生 “指標藝術家”、“指標拍賣行”和 “指標畫廊”。該系列歷經錘煉與市場檢驗,正逐漸成為當代藝術投資的首選參考媒體。

      今天的《Hi藝術》在時間的累積、新老客戶的實用建議以及自身經驗的不斷增長下,無論是內容還是版式都在不斷完善中,追求進步的腳步也從未停止,我們仍在努力做到盡善盡美。

      雜志訂閱熱線: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
      微信訂閱:
      微信號:hiartmimi (可享會員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