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構中國的現代文化出發(fā)
9月2日下午,由王萌策展、范迪安出任學術主持、葛鵬仁擔任學術顧問的“從現代出發(fā)——15位藝術家的15個表達”當代藝術展于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集合了馬路、尹齊、王玉萍、王琰、申玲、孫原、劉剛、李炎修、張方白、張永旭、孟祿丁、陳曦、夏俊娜、韓中人、蔣叢憶等被譽為“是一個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作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標志性成果的教學組織”的中央美術學院四畫室自1985年成立以來培育出的十五位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并展出了他們的最新探索和代表作品。這是一場滿是學院氣質,又不乏叛逆精神的群展,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xù)至9月11日。
時隔三十年,中央美術學院四畫室向當代藝術輸送了大量充滿現代精神的藝術家,他們或致力于將西方現代藝術流派向國內介紹、輸送,或在實踐中進行大量東西方現代性精神融合的實驗探索,在各自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他們收獲成功并日臻完美,而回到當代藝術之中,“四畫室”又仿佛是他們聯系各自命運的永恒紐帶。
以“摸著石頭過河”開始的中央美術學院四畫室素來以教學上的開放性與風格上的現代性而聞名,而從四畫室中又著實走出了“一大批在思想和語言上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天才”,四畫室的教學中又帶給他們強烈的實驗與探索精神,所以本次展覽中,既有抽象性的元速放射、方塊排演、虛境歸依和情感釋放,也有具像型的情狀寫逸、詼諧表現、冷峻造境和樂園追問;既有介于抽象和具像之間的意象圖騰,也有借助觀念方法與裝置形態(tài)所進行的對社會記憶的再現和對日常習慣中常規(guī)思維的挑戰(zhàn)。
在展覽中我們看到:馬路作品中深邃靜謐的神秘感、有寂靜又有荒誕的尹齊作品、王玉萍作品中嘈雜的生活氣息、王琰筆觸色彩的融合、申玲直指人心的驚悚冷漠、觀念性突出的孫原創(chuàng)作、劉剛作品冷靜的秩序化、李炎修充滿舒緩之美的筆墨揮灑、張方白一貫的大氣磅礴、張永旭帶有童趣天真的冷靜自然、孟祿丁帶有技術感的機械繪畫、因為延續(xù)而在感知上更為完整的陳曦作品、似乎尋找到了另外一種樂園的夏俊娜、凜冽而充滿激情的韓中人和看上去總讓人忍不住問自己的蔣叢憶。
在繽紛多姿的現場體驗中,觀者所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藝術帶給人的愉悅審美體驗,還有一種發(fā)乎于感觸的大文化氣象。誠如范迪安在開幕式現場的發(fā)言中指出的,從現代出發(fā),意味著從建構中國的現代藝術出發(fā),從建構中國的現代文化出發(fā)。
以“摸著石頭過河”開始的中央美術學院四畫室素來以教學上的開放性與風格上的現代性而聞名,而從四畫室中又著實走出了“一大批在思想和語言上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天才”,四畫室的教學中又帶給他們強烈的實驗與探索精神,所以本次展覽中,既有抽象性的元速放射、方塊排演、虛境歸依和情感釋放,也有具像型的情狀寫逸、詼諧表現、冷峻造境和樂園追問;既有介于抽象和具像之間的意象圖騰,也有借助觀念方法與裝置形態(tài)所進行的對社會記憶的再現和對日常習慣中常規(guī)思維的挑戰(zhàn)。
在展覽中我們看到:馬路作品中深邃靜謐的神秘感、有寂靜又有荒誕的尹齊作品、王玉萍作品中嘈雜的生活氣息、王琰筆觸色彩的融合、申玲直指人心的驚悚冷漠、觀念性突出的孫原創(chuàng)作、劉剛作品冷靜的秩序化、李炎修充滿舒緩之美的筆墨揮灑、張方白一貫的大氣磅礴、張永旭帶有童趣天真的冷靜自然、孟祿丁帶有技術感的機械繪畫、因為延續(xù)而在感知上更為完整的陳曦作品、似乎尋找到了另外一種樂園的夏俊娜、凜冽而充滿激情的韓中人和看上去總讓人忍不住問自己的蔣叢憶。
在繽紛多姿的現場體驗中,觀者所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藝術帶給人的愉悅審美體驗,還有一種發(fā)乎于感觸的大文化氣象。誠如范迪安在開幕式現場的發(fā)言中指出的,從現代出發(fā),意味著從建構中國的現代藝術出發(fā),從建構中國的現代文化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