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国产精品精品,首页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免费,91精品国产现在观看,在线观看日本免费a∨下

    1. 德薩首個青年群展 “Artists At Play” 讓生活變得多彩起來

      作者:胡婷婷 2015年8月16日 資訊 ?展覽
      德薩首個青年群展 “Artists At Play”開幕現場
      德薩首個青年群展 “Artists At Play”開幕現場
      經過近半月的精心布展,德薩北京開幕以來的第三次展覽“Artist At Play”正式與大家見面。并且首次以群展的方式,展示70至90年代的六位中青年藝術家的數十件有趣的藝術作品。從展覽輕松愉快的主題,不難看出德薩在落地北京不到一年時間里,積極地探索中國當代藝術圈中的新鮮、多元及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作品面貌。很明顯這與德薩紐約與香港主攻二十世紀及成功藝術家作品定位有著很大的不同。
      王禮軍 《布新》 尺寸可變    木家具、粉筆    2015
      王禮軍 《布新》 尺寸可變    木家具、粉筆    2015
      從整個展覽的作品面貌與布展方式來看此次“夏季群展 - “Artists At Play”,最直接的視覺沖擊則來自于多彩的展墻定制作品《不期而遇》將作品之間毫無違和感的將每個環(huán)節(jié)緊扣在一起。來自畫廊主展廳的大型裝置作品,來自王禮軍的新作《布新》。該系列作品同樣被今日美術館2014年發(fā)起的“找朋友——發(fā)現青年雕塑家”與“今日藝術櫥窗”聯手推出的櫥窗計劃所推薦,并且備受好評。經過彩色粉筆的重新上色,那些塵封在七八十年代中所特有的家具、桌椅似乎找到了回到當下的媒介,它們不再成為生活的累贅,而是鏈接空間與記憶的“如意門”。
      周文斗 《書的修復》 25 × 15 × 3 cm    書、不銹鋼條    2003
      周文斗 《書的修復》 25 × 15 × 3 cm    書、不銹鋼條    2003
      通過縝密的色彩搭配,原本看起來平淡無奇的白墻也開始變得跳躍起來。周文斗一向以其作品中詼諧幽默的語言而使人印象深刻。此次群展所展示的作品大多來自于藝術家的早期作品。一組用霓虹燈制成的籃球筐《脆弱狀態(tài)》是藝術家周文斗較受歡迎的作品。一目了然的物與物之間的置換,打破了人們慣有的思維模式,從而隨著藝術家的視角去發(fā)現身邊更多細微的物體,也許藝術離我們并不遙遠。
      周文斗 《書的修復》細節(jié)
      周文斗 《書的修復》細節(jié)
      2013年畢業(yè)于版畫系的田琦,從日常生活的事件中獲取創(chuàng)作的養(yǎng)分,將刺繡和丙烯融合運用在畫面之中,從而為自己的心靈找到一片棲息之地。在田琦的作品里,最初吸引觀者的也許是色彩艷麗的一針一線,但是細看之下,畫面中的人物角色似乎也在敏感的訴說著自己的情緒,有股淡淡的憂傷。
      田琦  用丙烯和刺繡等組合出的一系列畫作
      田琦  用丙烯和刺繡等組合出的一系列畫作
      田琦   作品細節(jié)
      田琦   作品細節(jié)
      王禮軍 本科畢業(yè)作品《LOOK》
      王禮軍 本科畢業(yè)作品《LOOK》
      周文斗 《脆弱狀態(tài)》 37 × 37 × 50 cm    霓虹燈、籃球網、鋁板    2013
      周文斗 《脆弱狀態(tài)》 37 × 37 × 50 cm    霓虹燈、籃球網、鋁板    2013
      周文斗作品
      周文斗作品
      二樓展廳里,主要展示了攝影及架上作品。以數碼攝影來探索當代社會的藝術家王國鋒,同樣在為觀者帶來一份視覺與真實世界中間地帶的思考。它們講述的是真實的嗎?情景與人物的狀態(tài)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自然流露下來的,當這個過程被打破之時,我們停留在作品面前是在用心看?還是用眼睛呢?王國鋒的作品無疑是激進的,并且具有特定的文化特征,但是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二樓展廳展出王國鋒、周文斗、馬思博作品
      二樓展廳展出王國鋒、周文斗、馬思博作品
      《朝鮮 2013 No.4》 是王國鋒2013年8月在朝鮮五一體育場舉行的大型歌舞表演“阿里郎”捕捉到的一個場景。演員們身處舞蹈表演和慶祝儀式的中心,歡慶的畫面由“人數”構成。即寄托了意識形態(tài)、烏托邦想象和權利意志,也表現了一個處于特定歷史境遇中的國家美學與政治。馬思博的油畫則多以描繪生活經驗里所發(fā)生的場景為主,例如空置的旋轉木馬,無人的場景似乎將寂靜和時間凍結。圍繞著金黃橙紅的燈光,畫面變得不再真實起來,像是在夢境里。
      王國鋒 《朝鮮 2013 No.4》 300 × 68 cm    數字微噴    2013
      王國鋒 《朝鮮 2013 No.4》 300 × 68 cm    數字微噴    2013
      周文斗 《法棍》 30 × 40 cm × 2    數字微噴    2004
      周文斗 《法棍》 30 × 40 cm × 2    數字微噴    2004
      周文斗 《米奇》 60 × 45.5 cm    數字微噴    2004
      周文斗 《米奇》 60 × 45.5 cm    數字微噴    2004
      二樓展廳展出三件馬思博架上作品
      二樓展廳展出三件馬思博架上作品
      馬思博作品
      馬思博作品
      唯一一位90后藝術家孫一鈿,用超現實般的攝影畫面,將自己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經歷的各種圖像、色彩、碎片化的信息疊加在一起,再以近似卡通的形式、高飽和度的顏色表現出來。正如孫一鈿自己所說:“沒有什么可以遮掩,任何形象都可以是一座紀念碑?!?/div>
      一樓左側展廳展出的是90后藝術家孫一鈿、以及70年出生的藝術家周文斗作品
      一樓左側展廳展出的是90后藝術家孫一鈿、以及70年出生的藝術家周文斗作品
      孫一鈿 《讓我抱抱》 100 ×67 cm    丙烯畫布    2015
      孫一鈿 《讓我抱抱》 100 ×67 cm    丙烯畫布    2015
      周文斗《海綿》系列作品  2006
      周文斗《海綿》系列作品  2006
      周文斗《海綿 - 大腦》  9 × 6 × 4.5 cm    海綿   2006
      周文斗《海綿 - 大腦》  9 × 6 × 4.5 cm    海綿   2006
      周文斗 作品《行走的樹枝》
      周文斗 作品《行走的樹枝》
      周文斗 作品《書蟲》
      周文斗 作品《書蟲》

      訂閱hi郵件

      訂閱hi郵件

      恭喜您,已經成功訂閱!
      HIART將定期發(fā)送最新咨詢至您的郵箱,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關于Hi藝術

      《Hi藝術》創(chuàng)刊于2006年9月,集結全球前沿的藝術信息、擁有專業(yè)的市場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訪內容,日常以十多個專業(yè)的欄目為架構,內容豐富而富有層次,全面而條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讀性的當代藝術媒體平臺。

      《Hi藝術》的內容在堅持可讀性基礎之上強調原創(chuàng)性,每次都力求為讀者提供權威性的實用數據信息,并在年末總結當代藝術的年度發(fā)展概況,產生 “指標藝術家”、“指標拍賣行”和 “指標畫廊”。該系列歷經錘煉與市場檢驗,正逐漸成為當代藝術投資的首選參考媒體。

      今天的《Hi藝術》在時間的累積、新老客戶的實用建議以及自身經驗的不斷增長下,無論是內容還是版式都在不斷完善中,追求進步的腳步也從未停止,我們仍在努力做到盡善盡美。

      聯系我們:

      郵箱
      編輯部:
      info@hiart.cn
      展訊郵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郵箱:
      zhaopin@hiart.cn
      電話
      編輯部:
      010-59756811
      廣告部:
      010-59756811

      關于Hi藝術

      《Hi藝術》創(chuàng)刊于2006年9月,集結全球前沿的藝術信息、擁有專業(yè)的市場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訪內容,日常以十多個專業(yè)的欄目為架構,內容豐富而富有層次,全面而條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讀性的當代藝術媒體平臺。

      《Hi藝術》的內容在堅持可讀性基礎之上強調原創(chuàng)性,每次都力求為讀者提供權威性的實用數據信息,并在年末總結當代藝術的年度發(fā)展概況,產生 “指標藝術家”、“指標拍賣行”和 “指標畫廊”。該系列歷經錘煉與市場檢驗,正逐漸成為當代藝術投資的首選參考媒體。

      今天的《Hi藝術》在時間的累積、新老客戶的實用建議以及自身經驗的不斷增長下,無論是內容還是版式都在不斷完善中,追求進步的腳步也從未停止,我們仍在努力做到盡善盡美。

      雜志訂閱熱線: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
      微信訂閱:
      微信號:hiartmimi (可享會員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