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国产精品精品,首页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免费,91精品国产现在观看,在线观看日本免费a∨下

    1. 辦雜志、開書店、做畫廊,他同時干著三件最不賺錢的事

      作者:張朝貝 2021年8月4日 專題 ?人物
      最早聽說《飛地》,還是在大學里寫詩的時代。這個創(chuàng)辦于深圳的民間獨立詩歌刊物,逐漸聚集了一批國內外優(yōu)秀的詩歌創(chuàng)作者,成為文學藝術在經濟特區(qū)里崛起的“飛地”。而我第一次見到飛地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張爾時,他已經從詩歌刊物、書局進軍畫廊這個全新的領域。
      從2012年創(chuàng)辦《飛地》紙刊,到2016年成立定位為詩歌書店的飛地書局,再到2021年開拓畫廊性質的飛地藝術空間,張爾似乎把“不賺錢”的事情做了個遍。事實上,經營了5年的飛地書局直到如今仍然是虧損狀態(tài)。在談情懷已經成為奢侈的今天,他的商業(yè)布局和理想究竟是怎樣的?我的提問并不打算迂回和客套。
      飛地創(chuàng)始人張爾
      飛地創(chuàng)始人張爾

      飛地的前世今生

      在《飛地》正式創(chuàng)刊之前,2009年詩人張爾開始在深圳做詩歌雜志,用的是哈爾濱文藝雜志社《詩林》的雙月號。那時候他便嘗試在詩歌雜志介紹當代藝術,連續(xù)發(fā)表了18期以藝術家作品為封面的雜志,并在內文欄目“當代藝術的詩性”中進行介紹,第一位藝術家便是創(chuàng)作媒介與語言文字及詩歌文學有所關聯的蔣志。
      到2011年底,張爾與策展人鮑棟等人在深圳華·美術館策劃了“詞場-詩歌計劃2011”,同時邀請了30位優(yōu)秀詩人和20位當代藝術家,呈現兩個領域之間的相互介入。這次展覽成為第一階段18期詩歌雜志介紹當代藝術的小總結,2012年春便開啟了新的征程。
      2012年《飛地》創(chuàng)刊號《有詩為圳》橫空出世,以新銳的姿態(tài)出現在深圳這座年輕而富有朝氣的城市。不再使用原來的刊號之后,《飛地》對雜志的視覺風格和版式設計擁有了完全的自主權,張爾希望它的風格可以做得更加開放和前衛(wèi)。
      第一期雜志的封面為藝術家王俊的《卡片No.10》,到2020年,出現在《飛地》封面和內芯的藝術家達到了27位。這種設計性與內容的獨立性也讓它在眾多詩歌刊物中脫穎而出,詩人、策展人朱朱認為它接近了我們“夢想的雜志”:它帶著最小的噪音來傳播中國詩歌現場的豐富性。
      右起:策展人鮑棟、飛地創(chuàng)始人張爾、飛地聯合創(chuàng)始人全榮花
      右起:策展人鮑棟、飛地創(chuàng)始人張爾、飛地聯合創(chuàng)始人全榮花

      從詩歌雜志到詩歌書店

      在做詩歌雜志的同時,《飛地》也在當地策劃了許多詩歌活動,如“新詩實驗課”,最開始的活動都在深圳的舊天堂書店進行。隨著《飛地》從羅湖搬到福田,在籌建的過程中便萌生了做書店空間的想法,以便承載自主策劃的詩歌與藝術活動。2016年,飛地書局在深圳福田的八卦嶺工業(yè)區(qū)正式成立。
      從2017年開始,飛地書局開辟了專門空間策劃當代藝術的展覽,它也從最初的詩歌書店轉型為擁有詩歌和當代藝術的人文美學生活空間。與此同時,飛地書局作為飛地傳媒旗下圖書策劃品牌,從最初的雜志和獨立出版物的運作,開始介入圖書出版的策劃工作,飛地書局聯合廣西師大出版社新民說,推出了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的詩集。
      為什么要做飛地?張爾坦言,或許很多人都會對自己的路線表示懷疑。1990年代來到深圳這座移民城市之后,他做過出版、廣告策劃和設計等工作。直到如今,他仍然擁有自己的廣告設計公司,在飛地書局初創(chuàng)時期,都是用廣告公司的收入支撐書店的運營,以商養(yǎng)文。
      他繼續(xù)補充道,“坦白說,如果我在深圳專心從商,應該會在財務上得到很好的回報。但是因為我個人的趣味比較狹隘和偏執(zhí),還是愿意專注于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當然我也希望通過從事文化領域的工作,為文化和詩歌正名。話說得大一點,不能因為困難而放棄吧?!?/div>
      “香港國際詩歌之夜深圳站”活動現場,飛地書局??Enclave
      “香港國際詩歌之夜深圳站”活動現場,飛地書局??Enclave

      偏執(zhí)的理想主義基因

      在飛地的豆瓣小站,有一段這樣的介紹:“在這個標榜獨立,實則從眾的時代,我們希望仍能堅持自己的選擇:既不媚俗,亦不自錮。不僅能深入到我們的文化處境之中,更試圖去呈現當下日益漂移的生存圖景?!闭駨垹栐诓稍L時袒露的那樣,帶著文人的些許固執(zhí)、甚至在如今會被視為迂腐的情懷與理想主義。
      然而努力并不總是能夠收到成效,張爾的理想與現實之間似乎仍有一定的距離。飛地書局目前仍是虧損的狀態(tài),他正在考慮關閉選址和人群都不太理想的羅湖空間?!伴L期的虧損也是巨大的資源浪費,如果把填補漏洞的資金用于更有效的工作,可能會對我們更有幫助?!?/div>
      如今我們在談到飛地的時候,除了《飛地》紙刊、飛地傳媒旗下的飛地書局之外,還包括早于2016年底上線的高品質閱讀社區(qū)飛地App,以及剛剛在深圳華僑城創(chuàng)意園成立的飛地藝術空間。是的,在連續(xù)多年對當代藝術進行推介之后,2021年飛地正式進軍畫廊領域。其開幕首展“封面”匯聚了過去10年登上《飛地》雜志封面和內芯的27位藝術家。
      至此,張爾似乎把辦雜志、開書店、做畫廊這三件空有情懷卻不賺錢的事情做了個遍。在商言商,我們的采訪正是從飛地藝術空間未來如何運營聊起的。雖然作為一家商業(yè)畫廊空間,但是張爾希望每年會策劃一兩場高質量的學術性展覽。正如飛地過去的偏執(zhí)基因,“我們仍然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當然如果能夠實現很好的商業(yè)轉化,也是我們樂于看到的現象?!?/div>
      飛地創(chuàng)始人張爾及聯合創(chuàng)始人全榮花??Enclave
      飛地創(chuàng)始人張爾及聯合創(chuàng)始人全榮花??Enclave

      作為商業(yè)畫廊的運營模式

      Hi藝術(以下簡寫為Hi):從雜志到書店再到畫廊,每一階段商業(yè)模式的運營思維和重點有哪些不同? 

      張爾(以下簡寫為張):最早期做詩歌雜志,當然首先跟我自己寫作詩歌有關系,無論作為一個詩人,還是作為一個社會屬性的人,我都算比較熱衷于去做當代詩歌的普及或者推廣的工作。因為今天大多數人群對詩歌和詩人還有很廣泛的誤讀,對當代詩歌的發(fā)展脈絡和進程認知比較模糊。到了飛地書局,更多是空間運營的方式,我們也嘗試著去做一些商業(yè)上的努力,但是通過這幾年的實踐發(fā)現,這個努力好像并沒有收到很好的成效。目前做的藝術板塊,飛地藝術空間也會沿襲我們的追求和理想,希望探索出一種良性的商業(yè)模式。
      Hi:事實上在飛地藝術空間成立前,飛地就曾經做過當代藝術的展覽?,F在作為商業(yè)畫廊,和之前做展覽的模式有何不同?

      張:飛地藝術空間是一個純粹的畫廊。過去我們做的事情更多是在一種相近的趣味中進行藝術家的選擇和策劃,而作為畫廊,還是會按照商業(yè)的模式運作。不過因為我們還是一家新畫廊,發(fā)現、選擇和代理藝術家還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希望通過一兩年的工作準備以及與藝術家的深入合作,逐步形成一個清晰的傾向和脈絡。
      Hi:這種脈絡大致是怎樣的?飛地對藝術家的選擇標準是什么?

      張:沒做畫廊之前,我們會較多關注創(chuàng)作面貌與詩歌、文學和文字語言有所關聯的藝術家。未來則不會局限于這個框架里,工作也將更加開放和具體。比如我們會更多關注中國“70、80后”中有相對成熟創(chuàng)作脈絡、面貌和具備一定市場基礎的藝術家;考慮到在地性,我們也會關注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大灣區(qū)年輕藝術家群體,并在這個基礎上去發(fā)掘全國其他城市的新銳力量;除此之外,我們也希望未來能夠與優(yōu)秀的國際藝術家和機構建立合作關系。
      Hi:飛地藝術空間是什么時候開始籌備的?目前畫廊團隊構成是怎樣的?

      張:2019年12月,我們在決定開辟飛地藝術空間之后,便開始準備選址等前期工作。但是因為2020年初的疫情,這個工作一度被擱置。目前我和聯合創(chuàng)始人全榮花是合伙模式,她是資深的畫廊工作者。在藝術板塊的內容上,我們原來的編輯團隊會介入一部分工作,此外,我們還將逐步完善畫廊的學術研究團隊,我們希望能為藝術家提供的不僅只是與市場的對接,還將為他們全面梳理創(chuàng)作脈絡,做好學術研究與出版和推廣工作,有了這些,我們才能更專業(yè)地為藏家和機構提供優(yōu)質和系統的服務工作。
      飛地藝術空間??Enclave Contemporary
      飛地藝術空間??Enclave Contemporary
      飛地藝術空間閱讀區(qū)??Enclave Contemporary
      飛地藝術空間閱讀區(qū)??Enclave Contemporary

      為深圳提供有效的長期內容輸出

      Hi:飛地藝術空間開幕展“封面”是一個主題性群展,似乎不是特別容易實現商業(yè)轉化。在商業(yè)性和學術性之間如何平衡?

      張:這個展覽并不完全指向銷售,我們希望可以通過展覽向飛地的受眾傳達我們一直以來在藝術板塊的介入,看到飛地前期做藝術工作的基本脈絡。未來每年大概會規(guī)劃4-6個展覽,可能60%的展覽希望能夠銷售得很好,同時有兩個展覽更傾向于學術層面,這個是我們目前考慮的布局。不過這次開館展的銷售還不錯。
      Hi:目前飛地接觸的藏家資源是怎樣的?他們接受的價格區(qū)間或者趣味又是怎樣的?這會成為未來合作藝術家以及做展覽的考量標準嗎?

      張:從我們開館展的銷售情況來看,既有過去接觸的老藏家,也有新晉藏家,從幾萬到幾十萬的作品都有銷售。很多人對深圳的印象,可能是一個相對還沒有成熟起來的市場,認為大多數人不會買太貴的作品。其實在我看來,深圳還是有本土藏家對藝術有著相當成熟和深刻的認知,個人的收藏脈絡也比較成體系,并且專注在自己的收藏脈絡上去觀察藝術家和畫廊,價格不是唯一的因素。我們目前想要做的工作是,希望通過專業(yè)的策劃、內容和服務,為這些群體提供有效的、長期的內容輸出。
      Hi:在深圳做畫廊的土壤是怎樣的?之前也有其他地區(qū)的畫廊入駐深圳,后來又撤走了。

      張:我不太好判斷撤出深圳的原因。每個機構可能有不同的側重點和方向,以及宏觀商業(yè)層面的考慮和布局。但是從近兩年的現象來看,深圳新開了幾家本地畫廊,比如說紅樹林畫廊、Kenna Xu、萬一空間,從銷售層面上來說都還不錯。去年藝術深圳的銷售據說也經過這幾年的積累有了明顯增長。當然深圳跟北京、上海的藝術市場有相當大的差距,但是它未來應該有非常好的成長空間。深圳作為最年輕的城市,有著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口,隨著經濟的快速蓬勃發(fā)展,一部分人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那么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對于藝術文化的需求。而且深圳很多年輕一代的群體,他們的眼界、認知、視野和水準都到達了一定的層面,這些群體都是我們未來關注的對象。
      Hi:飛地參加博覽會的計劃是怎樣的?未來會考慮布局到北京上海等當代藝術中心城市嗎?

      張:今年我們應該會參加藝術深圳和北京當代,當然時間和內容的準備對我們來說可能都是考驗。目前畫廊還遠遠沒有擴張的考慮,我想還是先在深圳把基礎工作做得更扎實和具體一些。
      開館展“封面”展覽現場,飛地藝術空間,2021 ??Enclave Contemporary
      開館展“封面”展覽現場,飛地藝術空間,2021 ??Enclave Contemporary
      龔劍、郭鴻蔚雙人展“正艷”展覽現場,飛地藝術空間,2021 ??Enclave Contemporary
      龔劍、郭鴻蔚雙人展“正艷”展覽現場,飛地藝術空間,2021 ??Enclave Contemporary

      收支平衡,是短期的小目標

      Hi:就像你剛剛提到的,飛地藝術空間似乎承襲了《飛地》雜志的理想或者說趣味,具體來說這個趣味是怎樣的呢?

      張:《飛地》雜志的構成,在詩歌的內容上我們一直保持著自己對詩歌的標準,在視覺和裝幀上,我們希望能夠做到的是,讓詩歌變得更體面一點,更好看一點,變得更有藝術范兒。我們長期以來做的工作,其實就是在詩歌和當代藝術這兩個群體和受眾之間去建設一座橋梁,讓更多的藝術家了解中國當代詩歌發(fā)展到今天的面貌,同時也向詩歌界傳達今天的藝術家在做怎樣的工作。這是我們?yōu)槭裁匆谠姼杩锢镒霎敶囆g的基本原因。
      Hi:未來會削弱《飛地》雜志和出版板塊的投入嗎?

      張:應該不會。因為我們未來的出版,尤其是畫廊圍繞著當代藝術的出版工作,頻次會變得多起來,會逐漸成為工作的重點?!讹w地》雜志還會保持過去的頻率,盡管大家的閱讀習慣越來越網絡化、碎片化,但是最終能夠讓人沉下心來的東西可能還是紙本。
      Hi:在深圳之外,飛地書局也在安徽池州開了一個項目,這個項目有哪些不一樣?

      張:池州東至是我的故鄉(xiāng),我弟弟早期在老家買了一塊地,那塊地上剛好有一棟民國時期的建筑,因為沒有人打理,實際上幾乎變成了一堆廢墟。2017年我們開始籌備這個項目,首先是保護性地修復建筑,在修復的過程中,不斷地去論證和考慮它的未來的功能,所以一期就建成了有美食、民宿功能的空間;現在正在做二期,大概會在今年的10月到11月對外開放,功能將包括書局、展覽空間,未來還會加入詩人和藝術家駐留創(chuàng)作的計劃。
      Hi:運營了5年的飛地書局如今還是虧損的模式,現在做畫廊的商業(yè)目標是怎樣的?

      張:我們在做畫廊之前也有充分評估和預期,深知這個行業(yè)的商業(yè)屬性,所以并沒有想過在短期內盈利。但是我們還是會希望工作能通過努力和專業(yè)化而變得高效,一來為藝術家能更為成功地獲得市場的認可,二來也希望畫廊能快速進入一個有序和良性的經濟循環(huán)。

      訂閱hi郵件

      訂閱hi郵件

      恭喜您,已經成功訂閱!
      HIART將定期發(fā)送最新咨詢至您的郵箱,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關于Hi藝術

      《Hi藝術》創(chuàng)刊于2006年9月,集結全球前沿的藝術信息、擁有專業(yè)的市場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訪內容,日常以十多個專業(yè)的欄目為架構,內容豐富而富有層次,全面而條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讀性的當代藝術媒體平臺。

      《Hi藝術》的內容在堅持可讀性基礎之上強調原創(chuàng)性,每次都力求為讀者提供權威性的實用數據信息,并在年末總結當代藝術的年度發(fā)展概況,產生 “指標藝術家”、“指標拍賣行”和 “指標畫廊”。該系列歷經錘煉與市場檢驗,正逐漸成為當代藝術投資的首選參考媒體。

      今天的《Hi藝術》在時間的累積、新老客戶的實用建議以及自身經驗的不斷增長下,無論是內容還是版式都在不斷完善中,追求進步的腳步也從未停止,我們仍在努力做到盡善盡美。

      聯系我們:

      郵箱
      編輯部:
      info@hiart.cn
      展訊郵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郵箱:
      zhaopin@hiart.cn
      電話
      編輯部:
      010-59756811
      廣告部:
      010-59756811

      關于Hi藝術

      《Hi藝術》創(chuàng)刊于2006年9月,集結全球前沿的藝術信息、擁有專業(yè)的市場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訪內容,日常以十多個專業(yè)的欄目為架構,內容豐富而富有層次,全面而條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讀性的當代藝術媒體平臺。

      《Hi藝術》的內容在堅持可讀性基礎之上強調原創(chuàng)性,每次都力求為讀者提供權威性的實用數據信息,并在年末總結當代藝術的年度發(fā)展概況,產生 “指標藝術家”、“指標拍賣行”和 “指標畫廊”。該系列歷經錘煉與市場檢驗,正逐漸成為當代藝術投資的首選參考媒體。

      今天的《Hi藝術》在時間的累積、新老客戶的實用建議以及自身經驗的不斷增長下,無論是內容還是版式都在不斷完善中,追求進步的腳步也從未停止,我們仍在努力做到盡善盡美。

      雜志訂閱熱線: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
      微信訂閱:
      微信號:hiartmimi (可享會員福利)